决胜时刻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范文汇总五篇

2024-01-22   来源:观后感

【篇1】决胜时刻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

  《决胜时刻》这部电影更加凸显人物的性格,以“不说教”为准则,以情感推动故事发展,力图展现更生动的伟人形象,更鲜活的历史故事。虽然是主旋律电影,但是,欣赏程度非常的高。在人物塑造上,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形象被高度还原,除此之外,通过生活化场景,使中央领导人的形象更立体。

  《决胜时刻》里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,就是任弼时年轻时曾遭受严刑拷打,中年时身体特别差。在他48岁病重时,邀请毛泽东同志和朱德等人来他家听他拉小提琴。他给这些特别听众拉了一首《灯塔》,这首曲子,不仅献给了心中最重要的听众,更献给了生死与共的战友,也献给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。这种家国情怀在新时代下更值得发扬光大,作为一名党员看完《决胜时刻》更加坚定了自己脚下的路。

  ***总书记在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时,深情地说: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。”中华“复兴梦”由此而来,这是我们的初心,更是我们的使命。有了梦想,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,习总书记高瞻远瞩,为中国、为中华儿女指明了未来之路。

  中国是历经风雨的泱泱大国,中华民族是无比坚强的英雄民族。中国数度辉煌,开辟了“丝绸之路”,经历过唐宋盛世,创出了“四大发明”。五千年的辉煌历史,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,足以让人叹为观止。中国曾经几度坎坷,遭受过列强侵略,被侵占过国土,丧失过主权,陷入过迷茫。我们不会忘记,历史不会忘记,中华民族几经沧桑,用不屈不挠、英勇无畏的气概向世界呐喊:中华民族不可辱,中国人民不可欺!

  中国在逐梦路上一路远航。唐诗宋词大放异彩,中医中药广为推崇,万里长城屹立千年……这一个又一个奇迹都在无声的证明着——传承五千年的悠久文明至今仍然举世瞩目、经久不衰。中国,从未放弃过复兴的梦想。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,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,是历史的见证者,也是梦想的创造者、践行者。中华民族有梦,所以,在前行之路上一路走来,从未止步。历经七十年,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,“奥运”举办,“神十”升天,“蛟龙”探海,世博开幕……这一桩桩、一件件,都在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新姿态。中国,秉持着不懈追求的初心,正以稳健的步伐向“复兴梦”迈近。

  梦想前方,路在脚下。以家国情怀为特征的“中国梦”是每个人的梦,既涵盖了“强国”、“富民”的家国情怀,也涵盖了个人的奋斗情怀。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,只有实现了民族梦、家国梦,个人梦想才能真正实现。“中国梦”是全国人民的梦,更是高速人的梦,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,“中国梦”才挥洒得更加绚烂夺目、更加坚实稳健。

 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,我们能做的,就是将大大的家国情怀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,积极投身到日常路政工作中,完成好每一项日常巡查,处理好每一次突发情况,不忘初心、勇担使命,履职尽责、拼搏进取,携手并肩、同心同德,为高速事业发展增砖添瓦,为“中国梦”的实现贡献一己之力。

【篇2】决胜时刻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

  电影《决胜时刻》在20__中秋节前夕上映,这是为建国__献礼的一部影片。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看完了整部影片,电影中伟人的魅力、历史的魅力深深的感染着我,其中,共和国的创造者们丰富的情感,普通战士们的奉献和牺牲,都让我无比的震撼与感动。

  建国__周年以来,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段极为不平凡的征程,这段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,而《决胜时刻》讲述的就是这段道路的新起点,与以往不同的是,《决胜时刻》把所有的核心都对准了大历史背景下的细节。把革命历史作为主线,贯穿了伟大领导人日常生活写照,同时一些特效镜头也都集中对准了一代领先毛泽东的真实形象,让我们近距离再一次了解这位伟人,这是《决胜时刻》最闪光的一面。

  爱国诗人文天祥留下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豪迈誓言,激励人们为正义而奋斗;七步成诗的曹植曾经说过: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”正因为如此,著名作家郭沫若写的《炉中煤》让我们知道了他那像炉火中的煤炭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;“女中豪杰”刘胡兰在威逼利诱前也不为所动,不向敌人屈服,最后慷慨赴死,年仅十五岁;爱国战士董存瑞、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抵挡敌人来保卫祖国。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字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,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,那么气势磅礴,那么雄壮嘹亮。

  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,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。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”突然想起有一句话好像是这样说的。我们有时会抱怨生活,但其实能拥有和平稳定的生活,已是幸福。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,都有一群人在默默付出,不计回报,负重前行。没有曾经,就没有如今。我们应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,倍加珍惜,积极生活,乐观面对一切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有所担当,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。

  如今的祖国,经济飞速发展,人民安居乐业。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,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绩。中国正在与时俱进,正在飞速发展。目睹这一切,我无比自豪,因为我是中国人!

【篇3】决胜时刻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

  《决胜时刻》,这部电影长达140分钟,整部电影拍摄的恢宏壮观,值得一看。电影里面有三个地方非常的动人。一个是英国的舰船侵入长江,想阻止解放军渡江,英军傲慢无礼,挑衅我方,解放军果断向英国舰船开炮,最后英国舰船受到重创,不得不投降。这一刻感觉真的是扬眉吐气。还有一个动人之处就是百万雄师横渡长江,解放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,用小木船渡江,千帆竞发,正如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,无法阻挡。

  另外一个感人的地方是电影结尾处举行开国大典,当毛***从小轿车里出来的一刻,我愣了,这不是电影里唐国强饰演的毛***,而是真正的毛***,而且高清彩色的,传闻剧组高价从俄罗斯买回来,是当年前苏联拍摄的`。随着澎湃人心的音乐响起,毛***宣布新中国成立,那一刻真的激动人心,恍如昨天。如果是我们的长辈看到,肯定会格外有感触,***年一晃而过,很多长辈已经看不到今天,但是他们曾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。

【篇4】决胜时刻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

  从任何角度看,《决胜时刻》都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的"重大题材"主旋律电影。没有更好,也没有更坏。

  它延续着几十年来这一类型固有的叙事模式,高大伟岸的领袖人物,激情澎湃的战斗场面,复杂而又繁琐的谈判过程与会议场景,大段诵读的经典语录,惟妙惟肖的特型演员。

  同时它也延续着这个生态闭环内如履薄冰的细微创新,越发亲近的重点人物,逐渐丰富的小人物视角,以及日益增加的商业元素,大量参与的明星,都在秉持"庄重、严肃、不戏说"的红线外,试图增加电影的可看性。

  以《决胜时刻》而言,电影里多线索穿插,传统叙事线之外,非常与时俱进地编织了一条"谍战"线。战争与爱情也没有缺位,元素是足够丰富,但融合得并不好。政治主线不说,谍战那条线几乎完全跑偏。好像抓特务的本职工作没做好,倒是没少在谈恋爱上耽误工夫。

  爱情戏也是无本之木,革命时代的爱,并没有太多浪漫书写的空间,石光荣式霸道的"对你好"已算入情境的表达。要不是黄景瑜长得帅,这部分基本不具备任何感人的可能性。

  整部电影除了既有的历史进程,很难凝炼出一条有意义的故事线。1949年最大的事情,是围绕政治协商会议,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,建立新中国。但具体的表现形式无疑就是开会,怎么能把政治会议拍出故事感来?会议背后的事情能说的很有限,很多面孔已经消失在当下的语境里,更遑论去扩展与深入?

  便只能泛写群像,写丰富的政治图景,写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,写各党各派、各行各业。在这方面,我以为《建国大业》已经做到了现有尺度的极致。而今再由黄建新重来一次,没有更好,反而在格局与感染力上都有所倒退。

  历史的真实感在创作空间上已无比局促,无非更生活化更有亲和力的***,更严肃更有魄力的总理,以及小提琴拉起"Amazing Grace"的任弼时。便唯有再次依赖特型演员,用取巧的.方式强化和巩固"历史感"。唐国强们演得不可谓不好,但终归是观众们早已无比熟悉的讲述模式,一再重复,无甚新意。

  即便是电影里插入了一堆其它影视剧的素材画面,观众们也丝毫不会觉得违和或突兀,它们看上去都是一模一样的。

  不会有任何情节上的意外,大历史自不必言,反动派垂死挣扎、负隅顽抗,注定也是徒劳无功。阴谋不成,谍战自然废话连篇。小人物的命运也有迹可循,无数细节引来意料之中的"牺牲"情节,看似颇有心思的布局,处处漏风,无不显现着创作的疲乏和懒惰。

  电影叙事笔力的缺乏,同样反映在形式与内容的游离上。时常是高亢悠扬的配乐先至,精致考究的画面紧随,演员们表情生动,细节抓人,唯有情节是忽然跳入的。澎湃的情绪在某个节点毫无征兆地激发,却没有任何铺垫,空剩下浓烈,只能让观众发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积累去发散和联想,自行补足。

  这样的电影本身是"反叙事"的。局部的感情都是成立的,也不乏很多感人或激动人心的段落,但聚合在一起,便陷入各自为战的分裂。所以电影最后呈现的面貌,就是流水账、碎片化、不成体系,人物符号化,风格舞台化,台词口号化。

  仅有的一些商业元素,畏手畏脚,并没有真下功夫去细细雕琢,大大咧咧,形式多过实质,拍得浮光掠影。

  纵使如此不讲究的商业元素,却成为了电影仅有的强记忆点,而占据更大篇幅的正章部分显得越发缓慢和温吞。这种抒情式的漫写,在长达2个小时20分钟的时长中延宕,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意义的戏剧冲突,而变成了一种通过表演"真实"而去复刻"历史"的精致模仿。

  电影真正有价值的,还是那些被重新修复过的历史影像。它们如此真实地展现出了那个时代那些人,那些弥漫在画面中的情感与情绪。无需任何语言的修饰和解读,这是再高级的表演都无法还原的。

  现有叙事语境下,重大题材的创新越发艰难,如今想来,十年前那部《建国大业》,已然是最有成效的破题者。

  我们的胜利是摧枯拉朽的,敌人的溃败是一泻千里,困兽犹斗。这不仅是光与暗、暖与冷、正与邪的对照,更是理所当然、不容置喙的定性。在历史面前,不再有暧昧空间,也不必再送去那些所谓善意的曲笔。好可以形式丰富,笔意深厚,坏也要坏得义无反顾、彻彻底底。

  此时此刻,此情此景,无论形式上、内容上,《决胜时刻》都无法在创作中更进一步,它所做的,就是它所能做到的。基于此,电影虽有很多遗憾,却也无法再有更多苛责。

  不能说这样的电影没有技术性或艺术价值,但它们完全是存在于普通商业电影及艺术电影之外,可以自行构建运转的一套封闭美学系统。就像单位的"笔杆子"们挥挥洒洒所写就的大部头官样文章,高屋建瓴、用词精炼,引经据典、对仗排比,也算是门槛极高的工作。但在普通人看来,那洋洋洒洒的字的组合,实在难以咀嚼消化,更别说欣赏品鉴。

  传统的主旋律拍到如今,已陷入自我重复、难以创新的困境。红线就在那里,立场和语境一早已设置完毕,功过是非早有论断,可行书写的空间几乎没有。有关方面和观众们都双目如炬,稍有逾矩,都会引发"事故"。这样的电影也很难形成真正的话题度和影响力,可能获得的商业价值,多半要靠包场实现。

  相比之下,不管你是否是"战狼"或"流浪地球"的粉丝,都必须承认,与商业类型片融合的主旋律,才是迭代的新品种,代表了主旋律未来的进化方向。

  而像《决胜时刻》这样的电影,即便放在传统的主旋律献礼电影里,也并不存在更多被记录被讨论的价值。它唯一做好的,就是"不出错",而当它切切实实达到这一目标后,便也注定会变成一部难以唤起更多关注的平庸作品。情怀朴素的观众便会一再重复这样的过程,看过了,触动了,然后忘记了。

【篇5】决胜时刻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

  9月20日去看的首映,因为之前没有看过太多的预告和宣传,看完之后觉得很惊喜。

  影片主要讲的是国共两党之争,我虽已知道结局,但渡江战役打响的时候整个人还是很紧张,毕竟战争,没有一刻能让人轻松。

  影片也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毛泽东的形象,他不止是一个领导人,也是一个父亲,是战友,是朋友,平日里会和孩子一起玩闹,冒着危险去看梅先生的戏……原来伟人也有调皮可爱的一面……

  再一个我觉得这部影片替七十周年提前渲染了气氛,我几度泪目,温情或是悲壮,都让人心生敬畏感慨。

  演员的阵容我也没想到,很多好演员,有些角色尽管只有几个镜头,也都很用心。包括影片的配乐也请了好多乐团,我一直坐到片尾曲结束才离场,我觉得只听音乐就能听哭我了……还有修复的彩色画面的开国大典,要比黑白的.更震撼。

  抗日战争胜利了,可有些人没看到新中国,只想一想都很心酸,中国这一路走来有多难,希望我们永远记得。

  也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……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……从他们的手中接棒,继续建设新中国……

决胜时刻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范文汇总五篇

http://m.slfschl.com/126166.html

展开更多 50 %)
分享

热门关注

建军大业观后感600字左右(通用4篇)

观后感

新四军纪念馆观后感(合集5篇)

观后感

领风者观后感精选4篇

观后感

建军大业观后感3000字三篇

观后感

纪检监察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范文(通用5篇)

观后感

烈士纪念日观后感150字范文(精选5篇)

观后感

党史上的重要会议纪录片观后感(合集五篇)

观后感

创新中国观后感500字【4篇】

观后感

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观后感精选五篇

观后感

大国质量观后感500字精选五篇

观后感